潮退了,才能看到雪白的屁股。
“我们重新定义了豪宅、我们掀起了一场对于别墅的革命、我们是北京**的最终顶豪”。
每当三娘看到类似豪宅观点时,心中总是默念:干你娘的腿儿!
何时起,遍京城的豪宅个个都开始学戴高帽子,自己缝了自己戴,别人有帽儿抢着带。“中央生活核心居所、5分钟车程直达CBD、顶级国际奢华配套,随心切换两城生活!”类似的高帽子几乎成为所有豪宅的标配,“兄弟,这不怪我,你说你用、他用、我不用?”,开发商也有自己的无奈,一哄而上就造就了法不责众的情形。
所有的豪宅都声称自己位居“黄金”地段,从来都是“中央”,配套绝对是“顶级”,各式各样夸大其词的标签被贴在所有的豪宅上,使得购房者陷入艰难的抉择之境,不知道该向左还是向右,摸摸脑袋,好像都差不多?
新广告法褪去了豪宅的衣裳,三娘倒是要看看谁的屁股最雪白。
“广告整风运动”影响力和波及范围
跟随新政的脚步,新广告法在一片浮华中落地,针对华而不实的宣传噱头进行了一场规范的“用词整风”运动:
1、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
2、不得以项目达到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
3、不得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置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
4、预售房地产,但未取得该项目预售许可证的不得发布房地产广告;
5、不得含有风水、占卜等封建迷信内容,对项目情况进行的说明、渲染,不得有悖社会良好风尚;
6、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广告主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
7、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出现融资或变相融资的内容;
8、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9、预售、预租商品房广告,不得涉及装修装饰内容。
之前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营销段子一下子全都显得突兀了,北京有几家开发商因为宣传不当被查,电脑、物料全部被查走,更有盛传被罚款项目也有几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开发商一把泪一把汗的通知各家媒体尽快删除昔日奢华耀世、华贵至极的“软帽子”,圈内好友纷纷表示软文删到手软。
一批质量也许很好(没说一定)!销量全面超过第二(没说第一)!好到违反广告法(真违法了)!好到不敢说(臣妾做不到)!的黑色幽默段子给房地产商带来了些许的黑色幽默。
退潮后 豪宅还剩下什么
“房子”是一件钢筋水泥构筑的商品,褪去各类广告给它人为制造的外衣,它的本质是供人居住的产品。建筑的本质是居住,好的建筑产品是让我们居住的更加舒适。
一个人的居住需求维度就是除去“外衣”后所剩下的实质,区域交通环境、小区配套、容积率、楼距宽度、建筑格局、智能家居、健康理念、定制精装等组成了这些实质,全都直接关系置业者生活感受、空间舒适度,是值得每一个豪宅开发商去仔细钻研精进的。虽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可也不能把各类珍馐比作唐僧肉。
房子的实质是“人的建筑”,不应让建筑成为‘物’,并在其身上画满各种符号和光环,忽略了人的实际需求。
新广告法的房地产时代 开发商该怎么玩?
无论给豪宅扣上多少顶帽子和光环,这些形容词都不能客观的描述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尺度和标准,去衡量测评这个项目,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自说自话,陷入认知上的混乱。
豪宅注定与产品线无缘,因为每一块建造豪宅的土地都需要用量身定制的方案去打磨最适宜的产品。一个用心的豪宅如果潜心研究自己本质,会打造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建筑的空间细化、功能布局、建筑材料、装修、选用的科技、甚至园林景观都会是这个项目的亮点。
在一个三线城市,三娘曾有幸看到过一个广告牌:“无精装、不豪宅”,试问:作为才智阶级的代表,哪个才俊希望自己的房子跟邻居的一样?谁会没有属于自己的居住装修理念?从客户居住的角度出发,诠释每一个细节的产品价值,不断寻找自己的短板并不断修复,才能在这场浪潮的退潮中完美的起身。
嗯,是时候了,可以说说人话了。
阅读:
7448
次
2016/10/24 15:39:00